快捷搜索:

教育的路上,最应该学习的是家长,最应该被善待的是孩子

 

什么是教育?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说的:“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不仅仅指知识和技能,凡是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过程都是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每一对父母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是现在对教育的要求太高,以至于经常超出父母的能力边界。

于是就有了那些陪孩子写作业自己先气到脑梗,或是各种崩溃的父母。

一旦父母自己被情绪控制,带给孩子的除了负面情绪,就是心里的伤害。而这些与教育的本质都是背道而驰的。

一、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大人对孩子的惩罚

如果我们问一位家长如果孩子做错事,你会怎么办?

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要给孩子相应的惩罚,让他记住做错事就会得到相应的教训。

如果你再继续问:“这种惩罚有效果么?”,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家长会说:“好像并没有什么效果。”

剩下的三分一也许会觉得惩罚会带来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你问他:“你觉得这种效果是孩子心甘情愿去做的,还是带着情绪不得不暂时屈服?”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说:“我想他是有情绪的”

这种情绪刚开始我们都会忽视,而当多年以后,这颗情绪的种子最终会破土而出,并且以更激烈的形式回馈给那些善于用惩罚教育孩子的父母。

而这个过程中,其实付出代价最大的往往是孩子自己!

为什么惩罚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因为惩罚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这个情绪会让他忽视当下自己的错误,而把注意力放在权利之争上,一旦父母与孩子进入权力之争,那么核心问题就已经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彼此的情绪。

二、想让孩子听你的,先要和孩子做好情感链接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对咨询效果影响最大的不是心理咨询师的技能好坏,而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建立的关系的牢固程度。来访者对咨询师越信任,咨询效果就会越好,相反则越差。

其实在生活中,成年人的世界也是这样的,并不是越优秀,越受欢迎,比如《奇葩说》第六季里的哈佛女神许吉如,她的最后一场比赛对战胡老师。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高姿态,是以强凌弱,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胡老师以绝对优势胜出。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就内容而言,许吉如的表现要比胡老师好很多,那一场胡老师明显逻辑不清。

然而,许吉如输就输在“太会”讲道理,而且是特别严肃的讲道理,而她的观点不仅出奇,还很艰深,甚至有些晦涩难懂。

对于观众来说,大家更喜欢接地气的胡老师,尽管逻辑不严谨,但是她的说话方式很容易拉进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论点、论据也通俗易懂,很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最终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有颜又有言的许吉如,就这样输了,与其说她输给了胡老师,不如说她输给了自己,那个太会讲道理,太优秀,却不懂得与观众产生链接的自己。

情感链接,对于理性的成人都如此重要,与孩子沟通更是不可或缺的。

成人不喜欢别人和自己讲道理,大脑神经发育还不完善的孩子,更需要情感的共鸣和理解。

在和孩子讲道理之前先和孩子进行情感链接,只有这样,他才会愿意听你说!

三、就事论事,才会说服孩子,赢得孩子

“你怎么那么懒”

“你怎么总是不听话?”

“你怎么每天写作业都这么拖拉?”

类似的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你有没有被人这样说过?

你有没有这样说过别人?

每当别人这样说你时,你内心什么感受?会不会觉得很委屈?

“我明明只是今天不想收拾屋子,你怎么就说我是一个懒惰的人?”

“我只是不喜欢吃菠菜,妈妈怎么就说我不听话?”

“我只是两天写作业写的晚了,妈妈就说我每天写作业都拖拉”

每当被如此对待时,我们内心都会觉得委屈、不服、有情绪、想要解释、想要证明自己并不是对方口里说的那样。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用总是或者每次,一直等等这样的词语不过是想表达自己都某件事无法忍受的情绪,希望对方可以重视这件事情,不要再让我们觉得痛苦和无奈。

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只会让对方把注意力放在情绪而不是事情本身上。

因此,在表达一个事件时要尽量做到客观,并且不掺杂个人情绪。

比如:

“你今天没有收拾屋子,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么?”

“这周我做了三次菠菜,你都没有吃,是不喜欢我的做法么?”

“你这两天写作业的时间有点晚,可以和我说说原因么?”

四、懂是爱的前提,请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我们总是希望学步期的孩子每天可以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的吃饭,不挑食,不哭闹,困了就睡,醒了就对着我们天使般的微笑。

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很大差距,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内心会觉得很沮丧,但是,我们沮丧的根本原因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我们不切实际的希望让我们面对现实时内心有太多的失落感。

只有了解一个孩子客观的成长规律,我们才会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希望”,转而理解孩子的适龄行为,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用平和的态度看带孩子,用包容心态理解孩子。

五、教育的路上最应该学习的是家长

父母总是把孩子当成自己未来的希望,自己的人生不顺遂,那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自己没有完成的理想,那就让孩子去实现。自己学习不好,勉强考个本科,未来一定要让孩子去上清华北大!

自己没有舞蹈天赋,一定要让孩子完成自己的舞台梦,是女孩子就学芭蕾,男孩就学机械舞。

人到中年的我们逐渐开始向生活妥协,承认着自己的平凡与无奈,可是对于孩子期待,就好像两个平凡人制造出来一个小超人,可以满足自己想而不得的所有期待。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而父母就是土壤、阳光、空气和水。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哪怕是同一粒种子,种在不同的地方,也会成长为不同的样子。

而一个人永远无法告诉孩子超出你的经历和认知的东西。

一个学渣,永远也不知道学霸是如何成为学霸的。

一个自己学不好舞蹈的人,有如何能教会孩子怎么跳舞呢?

也许你可以说,父母不是学霸没关系,只要找好的老师也是可以让孩子成为学霸,不会跳舞没关系,只要送到好的舞蹈学校,孩子也是有希望的。

是的,有些技能可以通过外界的力量来获得,但有些东西只有能通过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比如,孩子习惯的形成、性格的养成、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这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要比学习一项技能难得多的多,也重要的多得多。

老师可以教孩子如何解答一道难题,如何跳好一个舞步,但是他没办法教会一个孩子如何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如何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如何面对考试的压力,如何在艰苦训练中不断坚持自己的梦想,而这些都是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语言远远没有行动更有力量,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那样的父母。

最应该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都是学生,学制一辈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0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