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游戏不需要奖励,学习也是!|游戏力

 

孩子不爱学习,恐怕是当今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了,没有之一。

如果你常常会对孩子说“写完作业再看电视”、“考100分就能买玩具小汽车”、“弹完钢琴我们就出去玩”……

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就知道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了。

“过度理由效应”

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

实验分三组:

A组孩子只要用毡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

B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

C组孩子则不给奖。

第一阶段,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自由画画,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

第二阶段,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次自由画画,结果发现,第一阶段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A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笔画画的几率要小。

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内部动机,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理由效应”。它不止出现在孩子身上,在成人身上同样存在。

心理学家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奖励;

第二阶段,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另一组则保持自己解题,不给奖励;

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存在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组在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有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对解题的兴趣。

第二阶段时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奖励组被试向想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

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没有奖励则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在第三阶段仍继续着对解题的热情。

有点复杂?相信大家都听过那个机智老头的故事。一个老头因为总被在他家附近玩的小孩吵得不行,屡次劝说、威吓都没有效果。

后来老头改变了策略,给这些小孩钱,让他们来玩,第一天给1块,第二天给2块......到了第七天,老头忽然不给钱了,这下孩子们不干了,“走走走,不给钱,不来这里玩了。”

于是,老头得到了想要的清净,他成功把孩子们想玩的内部动机,转化为有奖励才玩的外部动机。

玩,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天性,我们都知道不需要特别诱导孩子,孩子就想玩,如果给玩加上一个外部奖励的理由,想玩的内部动机就会下降,游戏就变了味道。

哲学家席勒说:“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听起来很夸张,实际他的意思是说,游戏不同于其他的活动,是人们完全自发自主和自由的。不是自己自由选择的,受到限制的,就不是游戏了,就像被强迫的爱情一样令人失去兴趣。

那么,学习呢?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

其实跟游戏一样,学习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学习,试图去理解周围的世界,当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时,那种快乐是不亚于游戏的。

我的两个娃,在第一天敢自己放手走路的时候,都非常开心,快活地走来走去,即使跌倒,也会自己想办法爬起来继续练习。

对学步儿来说,学会走路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点,但他们就是知道,从此以后,他们也可以像大人那样直立行走了。

可到了小学阶段,学习却变成了大部分孩子不喜欢的事。有调查数据称,中国小学生中喜欢上学的比例仅占8%,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有92个是不喜欢上学的,为什么呢?

可能有这些原因:

1、孩子不清楚,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之前我惊讶于支持特朗普的11岁女孩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竟能如此具体——从宾州大学毕业,从军5年,然后警察、凶案警长、私人侦探,将埃及神学和天文学作为业余爱好,然后成为法官。

天哪,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呢......

朋友说,当然,我们可是从小时候吃什么穿多少这种小事,都是父母决定的。确实如此,我记得我以前都是不吃完父母给的早餐不许出门上学的,哎~

对于学习干什么用,我们顶多有短期目标,为了期末考,为了上大学,然后呢?有多少人上学时候学的知识用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了?

是时候想清楚,与孩子讨论清楚,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他们长大想做什么了。有了目标和规划,才知道当前做的事情的意义在哪里。

如果孩子还比较小,确实不清楚自己的目标,至少我们要和他讨论一下,学习对他的意义,不是学习具体的课堂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具体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就是他未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2、也就是今天讨论的重点,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是不是我们采用了不恰当的奖励方式?

孩子一进入小学,大部分的家长就开始接收到来自学校的压力。老师经常会发这样的消息:“XX已经能认识500个字,请其他同学加油,在下一次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次小测全班有XX个人考了100分,请其他同学迎头赶上。”“XX今天作业没有家长签字,请注意检查孩子作业。”......

孩子写完作业,要家长检查签字确认,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强化孩子学习的外部动机,学作业是为了给家长检查,检查什么?当然是做完没有,有没有做错。被挑错,当然不可能有好的感觉,于是从低年级开始,学习和写作业就变成了任务和烦恼的事。

看到孩子不喜欢做作业,拖拉,家长们开始着急,很多人开始试图用奖励的方式:做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了,小测100分带你出去玩......

反观刚才的心理实验,我们是不是一步步把不需要外部动机的学习,变成了期望奖励的任务?

你说吧,该怎么办?

But,难道跟老师说我反正不签字?

臣妾做不到,只好采用变通的方法。

方法一: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情景一、

孩子:妈妈,老师让你检查作业,还要签字。

妈妈:你的作业你做主,你确认没问题,我就给你签字了。

孩子:那,我在检查下。

妈妈:赞,你很有责任心。

情景二、

孩子:妈妈,老师让你检查作业,还要签字。

妈妈:恩,我看看。哦,你大部分都做对了,很不错,这道题我不太明白,你给我讲讲,好不?

孩子:这道题我是这样想的,巴拉巴拉巴拉,哦,好像有点不对,我再改改。

妈妈:你很厉害,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是最不容易的。

太勤快的妈妈不好,别总急着显摆自己,懒一点,让孩子自己动脑筋,学习就不会变成爸爸妈妈或者为了爸爸妈妈。

方法二:让孩子定目标,并做自我评价

不要以为和孩子谈未来太抽象,他们不懂。尊重他们,让他们自己定目标,并做自我评价。

番茄妹妹幼儿园要做一场职业秀,番茄妹妹当前的理想是当护士,因为她羡慕护士可以掌握病人的控制权,打针很威风的样子(。ì _ í。)

外婆很反对,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护士工作辛苦,收入少还高危,就说番茄妹妹的护士服难看,当护士不好……

番茄妹妹很委屈地扁嘴,我对她说没关系,你想要做什么就尽管做,妈妈支持你,不过呢,如果你要做护士,就要知道护士的工作内容都是什么,为了能做护士,你要学习什么知识。

番茄妹妹点点头说:“我知道,护士要照顾病人,要给病人打针。”

我说:“好的,那你会打针吗?”

番茄妹妹:“我会用玩具针。”

我:“真的病人就要打真的针哦。”

番茄妹妹:“那,我有点害怕血,不知道怎么做。”

我:“做护士要先学习护士的技能,因为如果护士做错了,病人会很痛的。”

番茄妹妹:“那我要好好学习。”

有了目标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习就会有动力。

冬瓜哥哥去澳洲布里斯班学习两个月,澳洲这个时候,快进入冬天了,从天气预报看,白天虽然有25度左右,夜晚却只有十来度,于是“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看照片他总是穿着短裤短袖,我总觉得不放心。

但学校实行“隔离”政策,每周只让我们通话5分钟,基本上“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受不到,也就没办法。

回头想想,我们真是管太多,一个10岁的孩子,完全应该决定自己该穿什么吃什么,不是么?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有自己想法,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孩子,还是要从日常做起,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让孩子增强自我掌控感,从自我的错误中总结和学习,是不是比从爸妈的唠叨中学习更好呢?

前两天在看一本写刘伯温的书,说刘伯温非常聪明,过目不忘,从来都觉得学习是好简单好愉快的事情。但是他的老师很不高兴,觉得虽然他学习好,却吊儿郎当,中国自古崇尚“寒窗苦读”,不苦,怎么能表现出学习的重要性和难度呢?

这是不是我们根深蒂固的错误想法?学习一定是辛苦的?不尽然吧,有好的感觉,才是兴趣的起源,有了兴趣,才能真正把控学习,成为学霸。

想一下,我们把学习是苦的的信念传递给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需要多大的毅力去穿越自己的学习呢?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比较严厉的数学老师,从此开始不喜欢数学,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让孩子认识到,数学老师不等于数学,既然不喜欢老师那就需要加倍努力自学好数学。

某天孩子自己解出了一道附加题之后,兴奋地大叫,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朋友趁机固化这种成就感:“宝贝,你自己解出这道题真得非常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孩子总结:“多翻书,翻看笔记,再结合题目自己思考。”

朋友:“哇,你总结得这么详细,看来你真得掌握了学好数学的诀窍。”

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学习就是不断挑战,不断穿越的过程,每征服一道题,都可以让孩子获得乐趣和成就感。那么,我们还需要外部的奖励刺激来激励孩子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