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徐州柳琴戏的历史起源及艺术特征

 

柳琴戏是一种起源于徐州的地方戏曲,由弦子和扬琴伴奏,属于小调类戏剧,也称“小曲”或“柳琴小调”。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在下句腔尾音翻高七度或有帮和,腔调迷人,所以也叫“拉魂腔”。 它的主要声腔为高腔、二六板等。

鲁南苏北一带是柳琴戏的发生地,从清初农民乞讨时说唱的“吉利话”开始,距今已有200多年。在江苏,柳琴戏主要流布于以徐州市为中心的苏北一带,在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也有柳琴戏流布。柳琴戏自产生以来与徐州地区的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是徐州地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历史起源

柳琴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中期,最初是灾民沿门乞讨,由单人或者双人表演的民间说唱,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主要清唱一些“单篇子”的民间故事,篇幅可短可长。最迟在清咸丰年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喝面叶》、《王小二赶脚》等。柳琴戏剧目整体风格质朴敦厚,大众化特质尤为突出。由于其流布地区地处苏、鲁、豫、皖交汇地带,南北文化交融,因此江苏柳琴戏的音乐既有南方的清秀,又有北方的热烈,深受群众喜爱,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谚。

二、艺术特征

柳琴戏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它的组腔方法既不同于板腔体戏曲,也不同于联曲体戏曲,而是用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调三种多具个性和色彩的曲调相互穿插、功能互补来组构喜怒哀乐、轻重缓急的多种唱段,主要有大靠、二六板、小靠、高腔四种,其中高腔最为著名。

柳琴戏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和动作,其表演程式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和摘取姊妹艺术的“压花场”中的动作。例如整鬓、提领、整衣、提鞋、紧腰;再如“旋风式”、“摇耧式”、“撒种式”;另外还有“单提水”、“门埃窝”、“簸簸箕”、“怀中抱月”、“浪子踢球”、“燕子拔泥”等。步法有“引场步”、“”搓步等。舞台调度有“”双插花、“剪子股”等。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身段、步法多具民间歌舞的特点。

三、现状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柳琴戏在老一辈艺人的带领下逐渐走出了低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生代演员的加入,加上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推进,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柳琴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在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刘秀兰、刘秀梅兄弟为代表的一批老艺人开始了柳琴戏进校园演出。“我现在经常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学柳琴戏。”在刘秀梅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柳琴戏执著的热爱。在学校,柳琴戏被安排进了音乐课、音乐兴趣班;还组建了以刘秀兰、刘秀梅为代表的60多人的小剧团。此外,徐州有很多民间艺人也加入到继承、发扬柳琴戏这一传统艺术的行列中来。

四、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柳琴戏在不断地发展中,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中。从第一代演员到现在的第六代柳琴戏的演员均出自徐州市区各小学、中学和高年级学生。2010年,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拨款,为江苏省柳琴戏剧团购置了一台流动演出车,为徐州市各类演出提供了方便。

同时徐州柳琴剧团也进行改制,改制后,先后选进14名演职人员,为柳琴戏的发展与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传承人通过各种渠道对柳琴戏艺术进行抢救和保护工作,挖掘了一批优秀的柳琴剧目,收集了几十种柳琴戏曲牌,整理改编出十几个现代剧目。其中包括:《金锁记》《张公案》《赵氏孤儿》等多部传统剧目和新创作剧目,还改编整理了《小放牛》《卖马小调》等多部现代小戏。

五、价值意义

徐州柳琴戏是江苏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别大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流行地域的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人文特征,承载着当地从古至今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当地的文史研究有着很好的辅正价值。作为流行区域的代表性剧种,徐州柳琴戏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观赏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柳琴戏始终扎根在农村,表达的是农民的所思所想,体现的是农民的喜怒哀乐,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听柳琴戏是一代代农民和众多以衍化都市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享受。因此,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柳琴戏对人们都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时至今日,其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