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依法打击山寨证书,严控儿童成为主播 | 画里有话近期热点

 

5月13日

体测鞋、功能饮料、氮泵……临近体育中考,有的地方的家长群里流传起所谓的应试“神器”。殊不知,一些宣称采用“黑科技”的体测鞋实则存在较大质量问题,标榜能迅速提升考试成绩的饮料和药品不仅潜藏风险,还可能对孩子身体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体育考试的初衷,本是为了督导学生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如果不在平时锻炼上下功夫,而是寄希望于临阵磨枪和所谓“神器”的加持,岂非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各类充满噱头、令人眼花缭乱的“神器”广告,盯着的是学生家长的钱包,瞄准的是面对考试的焦虑心理。平时坚持锻炼、强健体魄,考前调整心态、从容理性,才能以良好的状态收获满意的结果。

5月12日

开馆10余天千年遗迹变游客告白墙?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证实,馆内有多处展示物被破坏,后续将进行维护、添加玻璃罩。文物和古迹历经岁月的沉淀和时间的洗礼,饱含着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的心血和付出,但少数人的任性行为,就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大打折扣,甚至付之东流。保护文物,不仅是道德规范,更是法律要求。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此前,3名游客在长城上刻字被依法拘留并列入“黑名单”,彰显了对不文明游览行为的鲜明态度。爱护文物、文明观展,这是最起码的游览原则,也是基本的道德修养。遇到破坏文物的现象,每个人都不应当袖手旁观。

5月11日

“碳排放管理师”“易学风水师”“导弹维修工程师”……令人眼花缭乱的“山寨证书”,不仅给求职者带来经济损失和精力浪费,更严重干扰正常的专业技能评价,给规范有序的职业环境带来冲击。人社部、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对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进行网络治理。从加强对网站平台和账号上的培训考证宣传活动的审核监测,到坚决关停一批违法违规账号和平台,再到清除一批违法违规网页和信息,一系列举措将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诚信、公正的培训考证的社会舆论氛围,保障国家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规范运行。与此同时,广大从业人员也应自觉抵制各种“山寨证书”,从相关正规、官方网站查询职业培训备案及证书权威性,共同维护清朗有序的职业环境。

5月10日

“零基础速成”“低门槛”“高回报”……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人们经常能看到针对短视频剪辑、配音、插画等各类技能的培训广告。不用费什么功夫就能掌握一门技术、拓宽赚钱门路,岂不美哉?然而,广告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的“零基础速成班”噱头大于实际,课程质量差,“包教包会”等承诺难兑现;有的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假培训真敛财,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互联网时代,在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技多不压身”的理念没有过时,但“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的道理也仍然适用。远离“零基础速成班”陷阱,需要网友擦亮双眼、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科学学习态度,同时,也离不开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做到早发现、早警示、早查处,避免更多用户遭受损失。

5月9日

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加强网络素养教育……近日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将为治理未成年打赏、炒作“网红儿童”等问题提供助力。此前,无论是“3岁女童被喂到70斤当吃播赚钱”,还是“11岁男孩用父母的钱打赏主播十几万元”等事件,都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背后都存在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保护未成年人无小事,直指乱象重拳出击正当其时。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各方责任,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才能更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5月6日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口罩必不可少。然而,有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发现,某地市场上销售的60款儿童口罩中,有13款样品不符合要求。两年前正式实施的《儿童口罩技术规范》,早已对儿童口罩的颗粒物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一些儿童口罩商家为吸引家长购买和孩童佩戴,注重在颜色和样式设计上展现新意,这并无不可。但必须看到,“颜值”高品质更要好,绝不能舍本逐末,为了“面子”害了“里子”。一款兼具安全防护和舒适美观的口罩,才能真正得到用户的青睐和认可。对有规不依甚至为牟利而制劣质售假的企业和商家,必须加大打击和惩罚力度,方能更好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5月5日

搭一顶帐篷,铺一块野餐垫,在清风徐来、虫鸣草香中享受惬意的闲暇时光……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踏足郊野、悠然自得的露营生活受到许多人追捧。有人甚至感慨,“每一块绿地上,都会支起一顶帐篷”,足见其火爆程度。但与此同时,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比如,肆意损坏花草树木、违规使用污染环境的炊具、从事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活动、露营结束后留下一大堆生活垃圾等。露营之趣,本在于纵情山水、享受清净和安逸,如果一地垃圾、环境乌烟瘴气,又何乐之有?不损伤草地、不乱扔垃圾、不攀折花木,理应成为每位露营者的基本要求。涵养文明露营的风尚,最终受益的是优美环境中的每一个人。

4月29日

明天就是五一小长假了,假期能否出游?需要注意些什么?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地区出现规模性疫情相交织的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统筹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必须严格落实旅行社组团要求,严格做好旅游各环节的疫情防控管理。而对于准备出行的游客来说,提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防控政策,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出游期间自觉遵守不聚集、戴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等当地疫情防控规定,如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立即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等,这些都是防范病毒、保护自身的必要举措。只有各方一起努力,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共同守护好平安祥和的假期和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4月28日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发布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明确提出严厉打击通过炮制低俗情感剧情,收割老年人流量,实施营销诈骗的行为。截至去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3.2%。得益于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持续努力,老年人“触网”比例不断提高,但与此相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从清除不良广告、诈骗信息,到杜绝诱导消费、侵犯隐私等行为,网络平台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老年人打造全方位绿色安全的用网环境。当然,“触网”产生的问题,部分根源在网络之外。普及用网知识,给予老人更多情感陪伴,丰富老人的线下活动,多方协同、线上线下联动,方能帮助老年群体更好享受数字红利、拥抱健康生活。

4月27日

宣传“不通过就退费”,声称有“高校资源”,可以提前提供答案……据报道,随着2022年考研分数线公布,有的教培机构打着“考研复试保过”的旗号,推出所谓考研“保过班”。这样的培训班,靠谱吗?应该看到,类似现象并不新鲜。每逢各类考试的时间节点,就有教培机构瞄准部分考生的焦虑心理,推出所谓的“保过班”。看似是信誓旦旦的承诺,背后往往是防不胜防的陷阱。实际上,去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便明确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内容不得出现“快速取证”“免考包过”“考不过退款”等对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对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虚假信息和宣传,营造公平、清朗的考试环境。考生也须调适心态、擦亮双眼,在更加踏实细致的备考中远离各类“保过”陷阱。

4月26日

前不久,某视频平台宣布提高会员费,加入了近期行业内调整会员价格的行列。消息一出,有网友表示,调整后的价格还可以接受;也有人质疑,价格涨了,服务“超值”了吗?会员收入的增长,无疑有利于视频平台增强造血能力、生产更多优质内容,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视频平台的发展困境。但如果一边涨价,一边继续在绑定套餐、隐性广告植入、设定复杂的自动续费取消程序等方面影响用户体验、侵害用户权益,消费者显然会选择用脚投票。唯有在创造更多优质内容、提供更好服务上下更大功夫,视频平台方能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赢得用户的长期信任和青睐。

4月25日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导则》,明确不得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严禁以疫情防控为由擅自设卡拦截、随意断路封村、不让农民下地,耽误农时,影响春季农业生产。春季农事关系全年丰收,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导则》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场景,在严格落实差异化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为农民下田、农资下摆、农机上路和外出农民返乡务农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引。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统筹兼顾、“十个指头弹钢琴”。做到防疫与生产“两不误”,才能最终迎来疫情防控成果和农业生产的“双丰收”。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