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全身麻醉相当于死过一次?被全麻之后,身体会经历哪些变化?

 

46岁的王阿姨最近感到十分焦虑,甚至茶不思饭不想,就连睡觉都睡不好,整日精神恍惚;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王阿姨前段时间刚检查出患病,医生和她说马上要做一场全麻手术。

但是王阿姨早就听经历过的病友说全麻手术相当于经历一场死亡,醒来之后还容易变得迟钝、痴呆,导致她天天都在害怕:全麻后会不会昏迷甚至醒不来?全麻后会不会变残疾?全麻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是全麻手术果真如病友所说一般恐怖吗?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全面的了解一下全身麻醉。

一、 什么是全身麻醉?

简单地说,全身麻醉就是医生通过我们的气道、静脉或者肌肉给予药物,使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让我们的意识和痛觉消失使身体的肌肉状态更适合手术环境,从而创造更好的手术条件。

有人问:既然药物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作用的,那它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其实,全身麻醉产生的抑制作用都是可逆转、暂时性的。

在我们身体中,肝、肾等器官有强大的代谢药物的能力,当全麻药被我们代谢之后,它的抑制作用就消失了。所以,只要遵守原则,全身麻药几乎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二、医生和病人在全麻前要做哪些准备呢?

好多人都认为,全身麻醉只是手术前打一针麻药就好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全身麻醉是一个贯彻始终的过程,它的时间甚至比手术时间还要长。

麻醉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它对整个手术甚至手术的预后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手术开始前几天甚至几个礼拜,医生就开始进行周密的准备了。

首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所以对医生来说,麻醉前评估病人的基础疾病、生理功能等一般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有些老年人的凝血和肝肾功能较差,那么医生就应当酌情补充凝血因子以及调整麻药的量和种类;有些人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导致呼吸道畸形或者不通畅,那么医生就要提前制定合适的插管方案。

所以病人应当如实告诉医生自己的既往疾病史和用药史,配合医生进行方案的制订。

其次麻醉医生在麻醉前还要进行一般准备

一般准备不仅要安抚病人的情绪、给病人补充营养以耐受手术,而且还要严格执行手术前停止进食和喝水的要求以防止麻醉状态下发生窒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应该停用的药物,也要提早停用,否则也会影响手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患者或家属不严肃对待医生的术前要求而差点酿成大祸的事情屡见不鲜。

比如,在武汉儿童医院发生过一起真实的事件,4岁的小男孩丁丁因为脸上的色素痣要做手术,医生千叮咛万嘱咐手术前要2小时禁饮、6小时禁食;但是他的母亲不忍心孩子挨饿,偷偷喂了两块小饼干。

手术即将开始前,麻醉医生在最后一次谈话确认时再一次向家长确认情况以及未遵守要求的危险性,家长这才如实告诉了医生实情,手术不得不推迟。

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在手术前一定要严格遵守麻醉医生的要求。

另外,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进行气管插管,这也是每个麻醉医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本领。

气管插管有多种分类,如经口腔插管或经鼻腔插管、清醒插管或全麻插管、明视插管或盲探插管等。无论哪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维持病人的通气量和潮气量。

三、 所有病人全麻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吗?

医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多种全麻方法,其中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是最重要、最常见的三种方法。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的病人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

1.吸入麻醉是应用最早的麻醉方法

大家常看到电视剧中看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就会让人昏迷。其实这也算一种吸入麻药。但是在医学上,吸入麻醉其实需要一种叫麻醉机的机器来将麻药通过呼吸道送到我们的身体中。

吸入麻醉起效快、对肝肾等脏器的损害小,更适合于容易紧张的小儿的麻醉、操作时间长的药物易积蓄的手术的麻醉和肝肾功能较差病人的麻醉。

2.静脉麻醉的问世极大改善了麻醉事业

静脉麻醉是依靠针管把液体的药物注射到血管中从而产生麻醉效果的方法。

良好的全麻要求患者的意识消失、镇痛良好和肌肉松弛,三者缺一不可,因此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静脉麻药更注重联合用药。那么静脉麻醉的联合用药会用到哪些药物呢?

首先是静脉全麻药物如丙泊酚,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意识消失;其次要使用镇痛药物如瑞芬太尼,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免受疼痛的折磨;最后是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可以防止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方便手术的进行。

静脉麻醉效果很好,如果病人没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那么都可以进行静脉麻醉。但是要注意,手术时间过长的时候药物容易积蓄,因此较少使用静脉麻醉。

3.复合麻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只要用了两种以上的方法或者药物,就是复合麻醉。这是现在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复合麻醉中最常见的就是静吸复合麻醉,也就是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的联合。这种方式融合了两者的优点,补充了两者各自的不足,是一种“1+1>2”的方式,极大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手术

四、全身麻醉后,我们的身体会经历什么?

在医生给我们使用药物之后,我们的身体会经过怎么样的变化呢?

一开始,我们的意识渐渐模糊,常常说着话就突然睡过去了。这是一个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过程,称为麻醉诱导期

麻醉诱导期根据诱导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快诱导和慢诱导

影响诱导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药物的种类、浓度以及药物的联合使用,还有医生的用药部位、用药速度等,至于如何选择,还得看病人的身体状况如何。

诱导完成以后,医生就开始进行手术了,在这个阶段,患者没有任何意识,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也听不到任何声音。此时病人的全身肌肉松弛、应激反射抑制、自主呼吸消失,因此这个时候必须要要使用呼吸机来维持病人的呼吸。这个阶段叫做麻醉维持期。

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病人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没关系,此时病人的生命是交在医生手里的。麻醉医生会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实时监测病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状况,保持病人呼吸、心跳正常稳定,一旦发生异常,医生会第一时间进行救治,一直到手术结束。

手术结束后,病人并不是直接回到病房,而是先被送进麻醉恢复室进行观察。由于停止了药物的摄入加上自己的身体对药物的代谢,病人会从麻醉状态中慢慢苏醒。这一时期叫做麻醉恢复期。直到病人完全恢复了意识,被喊道名字时能够作出反应的时候,医生才会放心把病人送到病房去。

这三个时期对病人来说,仅仅是在手术室失去意识,再睁开就是病房了。但是,这对医生来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医生严格管理术中病人的状态,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但是我们仍然要知道,麻醉的有些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医生会进行专业的处理来减少它的影响。

五、全身麻醉之后真的会变傻吗?

虽然麻醉学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成就,但是这不代表全身麻醉就是万无一失,其仍会产生一定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变傻,而是不同系统的并发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在急症病人中,要更加注意是否是饱食的状态。如果在送到医院之前病人吃了很多东西,在麻醉后极易引起呕吐和窒息

如果是普通病人,要关注麻醉过程中呼吸道分泌物是否过多、药物使用是否合适。这些差错都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梗阻或者通气不足

不过不用太过于担心,这种危急情况一旦出现,医生会立刻进行专业的判断并使用扩张支气管类药物如茶碱类药物或者使用吸引器来吸出分泌物,改善患者的呼吸。

其次,是循环系统并发症

在有基础心脏疾病的病人身上,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如果麻醉深度没有控制好,病人非常容易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在这种情况时,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特殊性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并积极准备输液。

最后,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年纪较小的孩子因为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全,无法很好的控制体温,所以在进行全麻时容易发生高热、惊厥,这种状况比较常见,医生会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一般来说不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总的来说,现代医学已经能够从容的处理各种并发症,只要操作得当,一般来说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五、 总结

经过以上阅读,相信大家已经对全身麻醉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全身麻醉在现代医学中是一个十分平常的技术,它不仅能减轻病人手术时的痛苦,还能方便医生进行手术的操作,对医学事业的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

作为我们普通人,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全身麻醉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去恐惧、害怕这一门技术。只要我们认真遵守医生对我们的指导,严格做好术前准备,全身麻醉只是一种减少疾病痛苦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栾永. 全身麻醉[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 24(1)

[2]邱立影. 全身麻醉方法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 (33)

[3]蒋全喜. 全身麻醉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2, 25(6)

[4]白玉梅. 全身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分析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 22(6)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