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铁观音,曾任江苏纪委书记,工人做到正部级,把副国级大老虎拉下

 

1996年1月,一项重要决定在中纪委传出,曹克明,当时担任江苏省纪委书记的他,被授予“一等功”,而随之而来的是党员干部们的号召,敦促他们效仿曹克明的廉洁自律,追求一身正气。在江苏纪检系统工作的曹克明威望极高,他以不畏贪官、坚韧不拔的勇气而闻名,有人甚至称之为“当代包公”。

然而,曹克明的成功背后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奋斗历程。他的出生地点在1934年,位于河南南阳,家庭贫困,他不得不早早投身社会,寻找生计。年仅17岁时,曹克明进入了山西长治的兵工厂工作。尽管出生在贫困家庭,但他坚持不懈,党的光辉照亮了他的道路,使他在旧社会的寒冷中感受到了温暖。

曹克明具备坚韧的品质,尽管只有高中学历,但他拒绝落后。他总是在工作之余向老师傅请教,从陌生到精通,他逐渐成为工厂的骨干。1953年,他被调派到五机部工作。

在那里,他从计划员开始,一路晋升到了厂机关的支部副书记。他一直主持厂内的生产工作。在进入八十年代后,曹克明所在的307厂划归航天部管理,他担任了厂党委书记。曹克明的工作劲头从未减弱,甚至在业余时间获得了高级经济师职称。

然而,1987年,曹克明接受了组织的调动,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领域,前往江苏省担任纪委书记。这种跨系统的调动在体制内并不常见,但党始终秉承着德才兼备的原则,并且曹克明通过他在工作中的表现证明了组织选拔人才的卓越眼光。

在江苏省纪检部门工作的14年里,曹克明以勤奋高效而著称。江苏省纪委每年平均受理的案件超过一万宗,大多数案件都涉及复杂的经济纠纷。处理这些案件往往伴随着艰难和风险。

然而,曹克明从未感到畏难情绪,反而一直追求工作中的细节。无论涉及何级别的干部,只要触犯党纪国法,他都坚持追责、曝光、追讨经济责任的三个一律原则。这些原则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帮助国家挽回了损失,同时也确保了贪官们的罪行被揭示,无法狡辩脱罪的机会。

1994年,曹克明领导下的江苏纪检部门接到了一份群众举报材料,揭开了无锡新兴实业公司的非法集资事件的面纱。曹克明敏锐地意识到,这涉及到巨额商业纠纷,案件背后可能有更多的故事。他迅速组织了内部精干的审计和财务人员,派遣他们前往新兴公司展开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涉案人员逐渐增多,甚至涉及到副国级领导。有人建议曹克明停止追查,匆匆结案。然而,曹克明不打算半途而废,党性和原则性促使他不遗余力地追查更深层次的真相。在16个月的办案过程中,他来回奔波于江苏和南京之间,累计36次,积累了大量案件细节和铁证。正是在这个案件的推动下,陈、王案最终浮出水面,所有涉案人员都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1998年,曹克明出任江苏省政协主席,而在2009年,年届75的曹克明从全国政协的领导岗位上退休。2014年,曹克明因病离世,享年80岁。回顾他的一生,从吃苦耐劳的一线工人,到执掌反腐利剑的纪委书记,无论身处何职,曹克明都始终秉持党员的标准。他的反腐事业将永远被党和人民铭记在心。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