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毛主席晚年的3大愿望:看似简单,为何直到去世竟无一完成?

 

一代伟人毛主席,一生曾立下过很多宏愿,也有过一些“微小”的愿望。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这些愿望有的实现了,有的却没有实现。

实现了的,人尽皆知;没实现的,却少有人知。

毛主席年轻时曾“想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实业救国,但命运干扰了这个愿望的实现。

毛主席还想教书或当新闻记者,这个愿望曾一度实现,他当了一段时间的教员,但历史的大潮推动着前进,最终使他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领袖。

毛主席曾经想请两三年假学习自然科学,但他实在是太忙了,一天假也没请成。

毛主席还想到美国密西西比河游泳,可终其一生他也未能踏上美国的国土。

其实,有的时候毛主席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过这样那样的愿望;但也如同我们普通人一样,这些愿望很多都无法实现,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1961年8月,江西庐山。

闲暇之余,毛主席和卫士张仙朋聊起了天,突然讲起自己有三大志愿。

毛主席

这一年,毛主席68岁,身体还很不错。

在他看来,这三个愿望并不难实现,只要把国家大事交给放心的人选,自己就可以腾出时间,下放去搞调查研究,去黄河长江两岸考察,也可以写一部自传。

遗憾的是,直到毛主席去世,这三个愿望,一个也没能实现。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诸多疑问。

这“三大愿望”到底什么愿望?背后到底有毛主席什么不为人知的深层次考虑?毛主席为什么又没能实现这三个愿望?仅仅是因为他工作太忙吗?

毛主席在撰写文章

毛主席的第一个志愿:用2年半时间,下放调研3大产业

这个志愿说白了,就是想搞一次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

按理说,这不是多困难的事。

毛主席一生都极其重视调查研究,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就出自毛主席之口,堪称至理名言。

毛主席不仅重视调查研究,也善于调查研究,早在大革命期间,毛主席就喜欢利用一切闲暇,深入基层搞调研,和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调研听到的意见,不管表扬还是批评,毛主席都认真倾听、虚心接受。

遗憾的是,因为环境恶劣,毛主席当初形成的调查报告有些丢失了,这让他特别痛心,而那些得以保留下来的调查报告更显弥足珍贵。如《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都闪耀着毛主席智慧的光辉,是我们永远的宝贵精神财富。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忙于指挥战争,但仍然坚持调查研究。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日理万机,仍然没有放弃调研,很多重大决策就是在深入调研后才做出的。

毛主席重视调查研究,是因为他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说过自己“一到下面去跟群众接触,就能感到有生命”。毛主席下去调研是“甘当小学生”,“真心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体现。

毛主席一生做过多少次调研?据统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开展的调查研究不下60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主席到各地调研不下57次、约2851天。

毛主席的调查报告

换句话说,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也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调研。既然如此,毛主席想“下放搞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志愿,为什么直到去世也没能实现呢?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作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领袖,日理万机,不可能说走就走,随时出去调研。在大多数时间里,毛主席只能通过听取汇报、批阅文件等方式开展工作,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说走就走”,自由、频繁、轻松深入基层调研了。

对于干部群众来说,毛主席到地方是“视察”,每到一地都会造成轰动效应,而中央警卫局为了毛主席的安全着想,甚至不得不让毛主席戴上口罩、隐藏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很难像以前那样真正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

对于这一点,毛主席也做过反思和自我批评,他说:

“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调查做得少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在北京,差不多听不到什么,以后要多出来走走。”

说走就走,从1958年开始,毛主席亲自带头下去搞调研,一年下来足迹遍及17个省市,只有两三个月在中南海办公。

毛主席和群众在一起

1961年,毛主席再次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1961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并且在“七千人大会”上又做了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评:

少奇同志蹲过点,我没有,我是搞工作组,间接的。提倡调查研究多少年了,进城以来这几年,自己不做,也不提倡了。我是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过保证的,我说,我一定得下去蹲点,但是到今天我还没有实行。

可见,新中国成立后,深入基层调研始终是毛主席的一个愿望。按照他的计划,至少要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基层搞蹲点式调研,学习如何搞工业、农业、商业,如何搞经济建设。

这是一个美好宏大的志愿,但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这个时候的毛主席,身上已经背负了太多的担子,各种主客观因素根本不允许他这么长时间在基层蹲点调研,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身不由己”。

伴随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这种“身不由己”越来越严重,非人力所能克服。到了晚年,毛主席的身体健康开始出现问题,他也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他“花两年半时间搞调研”的志愿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了。

毛主席深入基层调研

毛主席的第二个志愿:组建一个团队,骑马考察黄河、长江

骑马实地考察黄河、长江两岸,毛主席这个志愿很有浪漫主义色彩。

毛主席骑马考察黄河的志愿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由来已久。不管是长江还是黄河,毛主席都怀有很深的感情。长江自不必说,毛主席一生曾18次畅游长江,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对于黄河,毛主席同样怀有很深的感情。

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曾来到黄河边,看着黄河滔滔,若有所思地讲到:

“自古道,黄河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说法是因为不能站在高处看黄河。站低了,只看见洪水,不见河流。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呵!抗日战争中,黄河替我们挡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即使有害,只这一条,也该减轻罪过。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们还要利用黄河水浇地,发电,为人民造福!那时,对黄河的评价更要改变了!”  

毛主席对于黄河的评价,是从黄河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影响力出发而做出的,可以说高屋建瓴、极具远见,而他后来还说过这样一番影响深远的话:

“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毛主席在凝望黄河

1952年10月,毛主席专程视察了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直至如今,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还在我们耳边不停地回响,鼓舞着我们治理黄河、利用黄河,真正把黄河建设成为一条造福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毛主席重视黄河,从根本上而言,其实是在重视中华民族,他对黄河的感情,其实就是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毛主席曾充满深情地评价黄河:“黄河是伟大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起源,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探访黄河是毛主席毕生的一大志愿。1961年3月,毛主席曾对工作人员说:

“如果有可能,我就游黄河、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车,骑马对身体实在好,一直往昆仑山,然后到猪八戒的那个通天河,翻过长江上游,然后再沿江而下,从金沙江到崇明岛。

只是毛主席很清楚,这个愿望很美好,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又有些惆怅地说:“我有这个志向,现在开支票,但哪一年兑现不晓得。”

随着年龄增长,毛主席视察黄河的愿望愈发强烈。

1964年夏,年逾古稀的毛主席在北戴河期间,有一天在海里畅游一番后,不知怎么样联想到了黄河,他对工作人员意气风发地说:

“我想去黄河。我想搞点科学研究,再不搞就来不及了。要带一个智囊团去。这里面包括有天文、地理、历史、气象、土壤、地质、化学、肥料、水利、电力等等一批专家,要像李四光这一级的专家。他们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我们大家都骑马去。我们要沿着黄河走,逆流而上,去寻找黄河的源头。把这条河从头了解起,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民族造福。”

毛主席这番话讲透了他的真实想法,他视察黄河不是为了歌颂自己的功德,而是为了从科学角度研究黄河,了解黄河、治理黄河,让黄河造福中华民族,这是何等的胸怀!

毛主席绝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正行动起来。

为了实现这个志愿,毛主席安排有关部门准备了一匹军马,自己在工作、休息之余,练习骑马,为骑马视察黄河打基础。那些年,中央警卫局还专门组建了一支骑兵大队,在北京郊区的西山秘密训练,就是为了随时准备跟随毛主席出发,骑马考察黄河。

毛主席在参观黄河展览

但是到了1961年8月初,国际形势突然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悍然轰炸越南北方,直接威胁我国南部边境安全,战争有再度爆发的可能。毛主席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一次在批示稿件时,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言语之中,透露着一丝遗憾:自己视察黄河的计划,要暂时搁置了。

这一搁置,就是一辈子。

到了人生最后的十年,国内形势愈加复杂,毛主席更不可能实现骑马视察黄河的志愿了。1972年,毛主席大病初愈,再次对护士长吴旭君说起了自己一生未实现的诸多志愿,不无遗憾地说:“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

这一次,毛主席没有说“骑马带着一个团队考察黄河”。或许他已经知道,这个志愿基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就连说出“去黄河还有希望”这句话,都显得没有多少底气。

可以说,毛主席恋了大半辈子的黄河,黄河对他而言是一生未了的情缘,是终身没有读完的一本无字大书,视察黄河是他毕生未酬的志愿,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黄河胜利渠

毛主席的第三个志愿:写一部自传体的书,让人民评价好坏

对于毛主席的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毛主席病逝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主席作出了正确的评价。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回答她的提问时,更旗帜鲜明地高度评价了毛主席的功绩:

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那么,毛主席对于自己,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毛主席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毛主席都不同意在文件和宣传上提“毛泽东思想”,他在审阅讲话、文稿时,经常批示“凡有‘毛泽东思想’字样的地方,均应将这些字删去。”

毛主席在读报

即便到了晚年,在“如何评价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上,毛主席仍然保持着比较清醒的头脑。

1961年在与张仙朋谈及自己的三大志愿时,毛主席就对自己做了如下的评价:

“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满足了。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

毛主席是一个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者,对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都是“三七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体现,他对于自己的评价也是如此。

这既是毛主席的自谦,也反映出他不满足于过去一些作品对他的评价,所以干脆提出了要写自传,自己对自己做一个评价。

相比前两个志愿,这个写自传的志愿似乎是最容易实现的。如果毛主席真能实现这个愿望,一定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但可惜的是,就连这个”最容易”实现的志愿,毛主席也没能实现。

雷锋在学习《毛泽东选集》

他的思想被集结成《毛泽东选集》,他的诗词被集结成《毛泽东诗词》,就连他的话都被集结成《毛主席语录》,但他却没能真正写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传记。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既是毛主席本人的遗憾,也是党和国家的遗憾。

其实,回顾毛主席的一生,他曾立过数不清的大小志愿。这些志愿,有的实现了,有的没有实现,但每一个志愿都是为国为民,都是围绕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理想的,如同他在《讲堂录》中所说的那样:“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

毛主席的三大志愿集中体现了他的一种精神和渴望:他渴望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进而沟通自己同中国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毛主席的这三大志愿均未能实现。但是直到晚年,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毛主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理想情怀,这三大志愿所体现的精神力量,始终在激励着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毛主席

如今,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数十年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相信毛主席老人家在天之灵,看到今日之中国,如他所愿,一定颇感欣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