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于都蚊帐戏的传说

 

于都“蚊帐戏”。即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躲于屏后,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在舞台上活灵活现。杖头木偶戏,在明末清初就在赣南、福建民间盛行。杖头木偶曲调以楚剧曲调为主,近几十年来,又揉入了赣南采茶调,木偶人物分老、中、青三种, 共有各种木偶人物50个,既有老生又有武生,既有文官也有武官,还有普通百姓;既有老旦又有花旦和小旦或称青衣;更有丑旦,俗称丑角,又号“三花子”; 共有剧目近百篇,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说起蚊帐戏的起源,在于都县宽田乡石㟏村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

南宋年间,石唅谢氏众人不堪忍受官吏盘剥,揭竿而起,参加周十隆、谢凯、谢小鬼等农民起义军,攻打州县,震惊朝廷。皇帝调兵遣将,残酷镇压起义农民。

一天,一位将军领兵占领了石唅村周围的山头,却找不到石唅村庄,只见一片汪洋,深不见底,波涛滚滚。有一天早晨,几个哨兵突然看见两个小孩牵着牛,从汪洋之边冒出来,感到非常惊奇,赶紧向将军报告。将军说:“我们都改穿便衣,不要惊吓小孩,把他们带到这里来。”一会儿,哨兵把小孩带到将军面前,告诉将军,男孩叫谢曼曼,女孩叫谢观音。将军满脸堆笑说:“我们几个人来石唅找亲戚,可就是进不了村”。

两个孩子看到他们是好人,曼曼小声地说:“听说坏人要到村里来杀人,村里请了一位神仙,神仙在祠堂的神台上放了一大碗水,坏人就进不了村。我们是偷偷溜出来的。”将军拿出几个铜板分给他俩,叫曼曼回去偷偷的把那碗水倒掉一半,再回来。曼曼回去不久,汪洋之水突然下降,但仍不见村庄。又叫曼曼回去,把那碗水全部倒掉。过了一会儿,一个颇大的村庄展现在眼前,将军仔细一看,只见村里村边无数的猛虎怒吼,还是不敢进村,扭头便问观音。观音说:“村里没有养老虎,只是神仙在祠堂门前的两根大柱子上挂了两件蓑衣”。将军叫观音和曼曼一起回去拿掉蓑衣再回来。无知的孩子不知道大祸即将降村,回去照办了,猛虎忽然消失了。将军一边叫一哨兵带小孩去玩,一边指挥兵马,冲进村里,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财就抢,全村的男女老幼被屠尽,尸体遍地,血流成河,火光冲天。撤军之时,将军指着村里的惨景,对小孩说:“你们再要造反,就象他们一样被杀掉。”曼曼、观音一看,吓得面孔发青,全身发抖,跑回村里,寻找亲人……最后,两人找到一间破房子住下来,相依为命度日。

数年之后,曼曼和观音都长大成人。有一天,曼曼对观音说:“周围好远的地方都没有人住,你也嫁不出去,我也娶不到妻子,我们俩人又不是亲兄妹,结为夫妻好吗?”观音坚决反对,说:“那有同姓人结为夫妻的道理”。曼曼说:“我们不结为夫妻,就没有后代,将来靠谁去报仇呀”。观音低头沉思片刻,说:“你站在东边的山头上,我站在西边的山头上,我们同时把磨石推下去,如果两块磨石到了山底会合在一起,我们就结为夫妻”。

第二天,他俩各把一块磨石背到山顶,叫一声“推”,两块磨石直往山下腾飞,只听“轰隆”一声惊天动地。两人跑到山底一看,两块磨石紧紧地粘在一起。曼曼双手抱着观音,观音满脸通红的笑着说:“这是天意”。两人结为夫妻,生儿育女,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9626.html